2018年2月7日 星期三

余光中:幾塊試金石──如何識別假洋學者


幾塊試金石
——
如何識別假洋學者

 






  自從西洋文學輸入中國以來,我們的文壇上就出現了一群洋學者,企圖嚼西方的麵包,餵東方的讀者,為中國文學吸收新的養分。這原是一件極有意義的工作,可是,正如其他的學問一樣,這一行的學者有高明的,也有不高明的。不高明的,照例比高明的一群,要多出十倍,甚至百倍。由於語言隔閡,文化迥異,一般讀者對於這一行的學者,常感眼花繚亂,孰高孰下,頗難分斷。如果哪位洋學者筆下不中不西,夾纏含混,讀者會原諒那是艱奧的原文使然。如果他信筆胡謅,作無根之談,發荒唐之論,讀者會想像他自出機杼,不共古人生活。如果他東抄西襲,餖飣成篇,讀者反會認為他群書博覽,所以左右逢源。真正的內行人畢竟是少數。在少數人的緘默和多數人的莫測高深之間,此輩假洋學者遂自說自話,得以繼續濫竽充數。長此發展下去,西洋文學的譯介工作,真要變成洋學者的租界地了。在此地,我無意作學術性的研討。我只想指出這塊租界上一些不正常的現象,好讓一般讀者知道鑑別之法,自衛之方,而此輩洋學者知所警惕。



  首先,要鑑別洋學者的高下,最簡便的方法,便是看他如何處理專有名詞。所謂專有名詞,包括人名、地名、書名等等;在這些名詞上面,假洋學者最容易露出馬腳。先說地名,英國地名以hammouthcester等結尾的,在此輩筆下,很少不譯錯的。再說書名,書名最容易譯錯,因為不諳內容,最易望文生義。西洋文學作品的標題,往往是有出處的。不是真正在古典傳統中沉浸過的老手,面臨這樣的書名,根本不會料到,其中原來大有文章。例如現代小說家赫克思里(Aldous Huxley)(內地現譯赫胥黎——編注)的書名,不是出自莎士比亞的名句,便是引自米爾頓和丁尼生的詩篇。其中如《美好的新世界》(Brave New World)一書,典出《暴風雨》;譯介赫克思里的洋學者,沒有幾個人不把它譯成《勇敢的新世界》的。要做一個夠格的洋學者,僅憑一部英漢字典,顯然是不夠的。如果只會翻字典,聯單字,結果當然是類似「英國的馬甲和蘇格蘭的檢閱」的怪譯了。



  面臨人名,尤其是作家姓名,洋學者更是馬腳畢露。例如美國詩人Edgar Allan Poe,中文譯成愛倫坡,原是大錯(朱立民先生曾有專文說明)。坡的原名是艾德嘉·坡,而愛倫是他養父的姓,後來才插進去的。法國人一向不理會這個「中名」,例如波德萊爾和馬拉美就只叫他Edgar Poe。所以坡的名字,不是Edgar Poe就是Edgar Allan Poe,斷乎不能呼為Allan Poe。素以法國詩的介紹為己任的覃子豪先生屢次在愛倫坡的名下註上Allan Poe,足證他對馬拉美的種種,亦不甚了了。這種錯誤在他的《論現代詩》一書中,比比皆是。一個更嚴重的例子,是丁尼生的原名。在該書中,丁尼生數以A. L. Tennyson的姿態出現,實在是荒謬的。按丁尼生的原名加上爵位,應該是Alfred, Lord Tennyson。其中Lord是爵號而非名字,怎麼能和Alfred混為一談,且加以縮寫?如果這也可行,Sir Philip Sidney豈不要縮寫成S. P. Sidney?覃子豪先生在詩的創作上頗有貢獻,他的創造力非但至死不衰,抑且愈老愈強。他對於中國現代詩的見解,亦有部份可取之處。但是在西洋文學的譯介上,他是不夠格也不負責的。



  一般洋學者好在作家譯名之下,加註英文原名。這種做法,目前已到濫的程度。我國譯名向來不統一,加註英文原名,算是一種補救之道,俾免張冠李戴,滋生誤會。但是這種做法,應該有一個不移的原則,就是,不在易招誤會的場合,就盡可能避免使用。例如英國文學史上,有兩位名詩人,都叫做傑姆斯·湯姆森,還有兩位名作家,都叫山繆·伯特勒。遇見這種情形,除了加註英文原名,更有註明年代的必要。前文提到赫克思里,我曾加註英文原名,那是因為他的家庭先後出過好幾個名人的關係。一般洋學者的幼稚病,在於每逢提起人盡皆知的大文豪,如莎士比亞和里爾克時,也要附註英文和生卒年份;有時東拉西扯,一口氣點了十幾個大名字,中間夾夾纏纏,又是外文,又是阿拉伯數字,真是叫人眼花繚亂。這種洋規矩發展下去,終有一天,在提到孔子的時候,也會加上(Confucius, 551-479B.C.)一串洋文的。曾見一篇空洞的短文,加起來不過一千字,其中附註原名和年代,幾佔五分之一的篇幅。如果我是該刊編輯,一定倒扣他的稿費。



  其次,談到詩文的引用。這也是洋學者的一塊試金石。在這方面,一般洋學者更是「不拘小節」,往往竊據前賢或時人的譯文以為己譯,或者毫無交待,含混支吾過去。我在《美國詩選》中的一些譯詩,就常為此輩利用,而不加聲明。在西方的學術界,這樣子的公然為盜,已經構成嚴重的法律問題。有時這些洋學者也會聲明引用的來源,可是對於譯文的處理,並不依照原有的形式,或者疏於校對,錯字連篇,致令原譯者的名譽蒙受損失。這些洋學者公然引用他人譯文,有時那效果近於「殉葬」。由於原有的譯文錯誤百出,洋學者照例不與原文對照審閱,或即有意審閱亦無力識辨,結果是糊裡糊塗,將自己的聲名押在別人的聲名上面,遂成「殉葬」之局。



  校對是另一塊試金石。這句話似乎不合邏輯,或者跡近武斷,但我相信必邀內行首肯。一般說來,高級的校對不一定能保證高級的內容。可是反過來,低級的校對未有不洩漏低級的水準的。例外不是沒有。只是根據我的經驗,一本評介西洋文學的書中,如果外文的校對極端草率,那本書的學術水準一定高不到哪裡去。英文的校對好像是細節,可是字首究應大寫或小寫,一字中斷該在何處分出音節,這些問題,一舉手一投足之間,莫不間接反映出洋學者的文字修養。一本書,如果在校對方面已經引起讀者的疑慮,在其他方面恐怕也難贏得他的信任吧。我有一個近於迷信的偏見:每逢收到這樣的一本書,我很少先看內容。相反地,我往往先看校對;如果校對令我滿意,我便欣然讀下去,否則,我的興趣就銳減了。



  洋學者的洋學問,往往在一個形容詞或一句論斷之中,暴露無遺。如果一篇譯介性的文章,左一句「薄命詩人濟慈」,右一句「很有一種羅曼蒂克的情調」,作者的趣味一定高不了。一篇評介性質的文章,是「湊」的還是「寫」的,內行人一目了然。討論一位西方作家之前,如果對於該國的文學史與該一時代的文學趨勢欠缺通盤的認識,對於他的作品,平素又少涉獵,竟想臨時拼湊資料,敷衍成文,沒有不露出馬腳來的。大學裡常有所謂「開卷考試」(open book test)。洋學者寫這類文章,事實上也是一種開卷考試。開卷者,抄書也,可是該抄些什麼,從哪裡抄起,外行人仍是摸不著頭腦的。平素欠缺研究的人,即使把書攤在他的眼前,仍會抄到隔壁去。結果是,一位二流的詩人被形容成大詩人,一位通俗的作家被稱為巨匠,一篇含蓄至深的作品被稱為反叛傳統,一首十四行被誤解為自由詩。由於自己欠缺批評的能力,這樣的洋學者對於他所介紹的西方作家,往往只有報導,沒有分析,只有溢美,沒有批評。最幼稚的一類,簡直像在做特效藥的廣告。



  至於洋學者的中文,照例是不會高明的。邏輯上說來,窮研外文勢必荒廢了國文。事實上並沒有這麼簡單。因為一般的洋學者,中文固然不夠雅馴,外文似乎也並未念通。筆下不通,往往是心中不通的現象。如果真想通了,一定也會寫通。我甚至有一個不移的偏見,以為中文沒有寫通的人,外文一定也含混得可以。中文不通,從事任何文學的部門都發生資格問題,從事以洋學誨人的工作,更不例外。表面上,似乎洋學者的中文,何妨打個折扣,從寬發落?其實洋學者正加倍需要雄厚的中文修養,才能抵抗那些彆扭的語法和歐化的詞句,也才能克服中西之異,真正把兩種文學「貫」起來。不幸的是,我們的洋學者寫起中文來恍若英文,寫起英文來又像道地的中文,創作時扭捏如翻譯,翻譯時瀟灑如創作,真是自由極了。至於數落西方文豪如開清單,而於中國文學陌生如路人,更是流行一時的病態。



  這篇短文,和學術扯不上什麼關係。我只想用最淺近的方式,教無辜的讀者一些實用的防身術,免得他們走過洋學者的租界時,平白被人欺負罷了。





——一九六八二十五


摘自《余光中談翻譯》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余光中:鬼雨

鬼雨  余光中 ——But the rain is fall of ghosts tonight                  Edna st. Vincenet millay ...